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
近日,泰州市工信局透露了一组“硬核数据”:去年,国际船舶市场形势复杂多变,泰州市交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单量三大主要指标名列全国地区排名第一。
2018年,泰州成全国“造船第一大市”!
2民营船企,撑起“造船第一大市”
作为一个地级市,撑起泰州“造船第一大市”的支柱是什么?
一个重要因素,是全国优势民营造船企业集聚效应凸显。
2018年,泰州完工量、新接订单全国非集团企业排名前三强,均被民营船企囊括。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和口岸船舶分列完工量的一、二、三名。
泰州造船不仅体量大,而且技术先进,在国内造船史上创造了多项“泰州之最”。
目前,泰州重点船企分段预舾装率已接近日、韩船企先进水平,船坞周期和码头周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扬子江造船今年建造的11800TEU集装箱船出坞完整性达到96%;40万吨矿砂船出坞完整性达到98%,其首制船更是实现了出坞后101天交船的目标,交付时间比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当前,泰州正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这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造船业,曾遇10年寒冬
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寒冬,不只是中国,全球多家船厂纷纷破产倒闭。
造船订单的兴衰和国际贸易的航运息息相关,航运是否繁荣则是预知全球经济的一张晴雨表。
东方重工曾经是江阴市第二大造船企业,鼎盛时拥有3000名工人,年造船完工量将近200万载重吨。可是2015年就已经停产,今年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破产的造船企业除了东方重工,江苏省曾经响当当的舜天船舶、荣盛重工等大批造船企业相继破产。
据统计,2007到2018年3月,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从900多家下降到354家。不活跃的500多家船厂,大部分都走上了破产或转型之路。鼎盛时期建造了大批新船厂的韩国和中国造船业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就连韩国的三大造船企业之一大宇造船也差点破产,最后是靠金融机构和政府的救助。
4“民营船王”如何逆势出海?
但即便是10年寒冬,坐落于泰州的扬子江船业,2017年的利润占到了全国造船业的40%,2020年的生产量都已经排满了。
过去10多年来,扬子江造船厂的厂区从20万平方米发展到200万平方米,扩大了10倍,年造船能力从20万载重吨,发展到600万载重吨,增长30倍,并没有因为造船业的寒冬停止脚步。目前,订单量是全国第一,全球动态第三名。
截至2017年,扬子江船业的利润已经连续七年高居中国造船业之首,成为中国名副其实“最赚钱”的船厂。
善于化“危”为“机”,让扬子江船业成为诸多船企争相学习取经的对象,也让任元林成为中国商界响当当的“民营船王”。
2008年之前波罗的海指数涨到12000点,当时一艘8万吨的散货船,造价只有3000万美元,但出厂价竟然高达5000万美元,船厂的利润高达2000万美元。而船东转手把5000万美元的船租给航运公司后,竟然能够收到8000万美元的租金,净赚3000万美元。
如此丰厚的盈利让各路资金疯狂投入造船,但任元林却非常冷静,他当时就认为这样惊人的利润极不正常。虽然当时订单如雪片般涌来,他也只选择那些支付能力最强、了解最多的船东合作。甚至曾经因此舍掉了20亿人民币的合同。
金融危机之后,任元林没有落井下石,一方面向船东伸出援手,帮助船东渡过资金难关,另一方面向科技含量高的船舶转型,以求获得新的利润空间。
着科技进步和严格控制成本,扬子江造船厂在10年寒冬里,以别人提供不了的价格接到大量订单,同时还赚到了惊人的利润。现在的任元林又有了新目标,那就是建造更高技术等级的清洁能源船舶。
不过,在任元林看来,民营船企依然面临两大困境:一个是融资难;另一个,就是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任元林说,“我们不要照顾,也不要优惠,但是要得到公平。”
去年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大幅减税降费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有利于提振经济增长。
把握先机,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