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国家战略。
自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被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发展。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充分的“养料”,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实现突破,令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和商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市场规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415.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以生物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预测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左右。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达到了2364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3.73%。
行业短板
底层技术基础差:层技术积累薄弱使人工智能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发展氛围浮躁:产业发展氛围略显浮躁,面临同质化、碎片化风险,这些都可能延长人工智能商业价值的兑现周期,并加剧产业未来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幅度;
专业人才不足: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我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人工智能涉及领域宽泛,相关领域学科资源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有待提升。
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科技新基建将带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新基建”即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国家发挥投资杠杆作用,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式,而2019年是历史上头一次,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科技新基建”首次被定性为基建的重要内容。充分表明我国未来基建投资的侧重点将更加向科技产业领域倾斜,财政资金配套将更加到位。科技新基建将带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人工智能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新技术:近年来,技术革新已经逐渐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人工智能是目前全球最受互联网业界和市场关注的新技术及应用。全球主要互联网企业均在向人工智能方向转型,并大幅增加相关科研、技术和产业应用布局方面的投入。
人工智能将实现降本增效:人工智能将替代传统劳动,带来新式生产方式,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进而实现企业效益提升、改善人们工作与生活。